泉州市第七中学


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沧桑巨变

泉州市第七中学史话  


泉州第七中学,始建于1931年。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4018人,教职员269名,其中党员 126名。特级、高级教师63名,一级教师96名,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现任校级领导研究生学历达100%,初中教师本科率达85%,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1岁。校园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为实现迈向全国示范高中的目标,1997年新建占地面积42亩的泉州七中分校,使学校占地总面积达100亩。

高中部

泉州七中创建于1931年5月,择天后宫为校址,原名私立晦鸣中学。取《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以激励学子勤奋读书,于右任题写校名,丰子恺设计校标。1948年增设高中部,1956年改私立为公办,易名泉州第七中学,并东扩至现址。现为福建省首批12所示范性高中之一,省一级达标中学,省文明学校。

建校初年,社会有识之士蔡鼎常、蔡光华、陈佩玉、王岫松等组成的校董会,虽办学条件简陋,教员清苦,但经首任校长台湾学教授、世界著名农业科学家汤文通先生,第二任校长华侨大学教授陈允敦先生和第三任校长王岫松先生诸位名贤艰苦努力,事业不断发展。经受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经历十年浩劫和拨乱反正的风雨,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迄今八十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由于历史原因,泉州七中原是一所生源起点低、办学条件简陋的一般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傅火儒、林培华、卢清山等历任校长带领“一班人”团结全体师生员工,深化改革,艰苦创业,拼搏进取,七中师生发扬不甘落后、团结拼搏的苦干精神,深化内部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硬是在“一般”中学办学条件下,创造出“不一般”的成绩和特色:学校1985年学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87年省教委赞誉“一般中学不一般”。1990年12月经省教委验收为全省第一所“三级达标中学”,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1993年5月又晋升为“二级达标中学”;1995年7月全省第九所被省教委确认为“一级达标中学”,按常规要用九年的时间,泉州七中只用五年就上了三个大台阶,这在全省是首例;1996年开始按国家示范高中标准建设, 2001在全省普通中学中首家通过ISO9002教育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全省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中省级验收;2004被省教育厅授予首批“省素质教育先进校”称号;2005年通过“第九届省级文明学校”验收,从而成为1984年至2005年泉州市区唯一一所连续九届荣膺该项称号的学校;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2006年被列为福建省省级高中课改样该校;2007年成为全国第六所、全省唯一一所“清华大学实验基地校”,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至今荣获集体荣誉称号国家级14项,省级68项。闯出了一条办好一般中学、办好重点中学的成功之路,为福建普教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教学所需的理、化、生仪器,体、音、美器材,电教听音设备等均按国家双I类标准配齐。新建的体育馆、春晖图书楼(林树哲先生捐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文台、拥有42间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大楼(泉州校友楼)、(香港校友楼)和科学实验楼(菲律宾校友楼)、学生宿舍楼及环形塑胶跑道构成了和谐壮观的校园新貌,使教学设施更臻完善。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促泉州七中教育教学成绩年年大幅度上升。

学校还先后建成二个各占地十亩的社会实践基地。一个用作劳技教育、勤工俭学基地的校办厂——泉州无线电七厂,1993年由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教学仪器首批定点厂;一个用作开展生产劳动实践学习农林知识的学农基地。

党政领导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厚爱,海内外校友的深情,热情的关注、衷心的祝福、慷慨的资助聚成七中崛起、腾飞的巨大动力。全校师生员工将不负众望,继续奋进,以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为新的起点,为开创新世纪泉州七中更加辉煌的业绩而努力奋斗。

发展史

1931年5月创建泉州七中,原名私立晦鸣中学,取《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
1948年增设高中部。
1956年改私立为公办。
1985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1987年省教委赞誉“一般中学不一般”。
1990年12月经省教委验收为全省第一所三级达标中学,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
1993年5月晋升为二级达标中学。
1995年7月全省第九所被省教委确认为一级达标中学。
2003年9月被授予“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
2006年7月曾春明同学荣获省高考文科状元。
2007年成为清华大学全国六所基地校之一(福建唯一),同年,成为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校。
2008年4月七中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同年获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一等奖27人,并列全省第一!
2009年6月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谢萍同学以总分664分获得泉州市文科原始分状元!洪燕辉同学以699分获得泉州市理科投档分(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赛福建赛区一等奖加20分)状元!庄婉同学以150分满分获得省文科数学单科第一名!同年8月荣膺1984年至今连续十届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2010年7月高考取得优异成绩,黄灿云同学以总分686分夺得2010年福建省高考理科原始分状元。康剑琦同学以633分夺得泉州市区文科原始分状元。2010年10月泉州七中金山校区举行挂牌仪式,停办10年的初中部正式复办,学校发展迈入新阶段。 2010年获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一等奖28人,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

教学成绩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泉州七中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手抓新课程实验和办学特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大批既有个性又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教学成绩逐年大幅度攀升。
从1995年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中学以来,泉州七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各项指标高居全省前列,办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普通中学到省重点中学,五年间泉州七中办学迈上三个大台阶,从三级达标到一级达标。同时,办学水平年年有新突破,教育教学成效引人注目。2005年至今,泉州七中学生夺得2006年高考省文科状元、2010年高考省理科状元、2009年高考市文理科状元,先后有53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泉州七中被教育部确认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成为全国第六所、全省唯一一所的“清华大学实验基地校”。
高考

2005-2009年有44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夺得2006年高考文科省状元,
2009年高考市文科状元、理科投档分状元;两次数学省单科状元。
600分以上高分人数达754人(不含保送生),连续五年位居市区前列。
2010年黄灿云同学以总分686分的优异成绩夺得省理科原始分状元,同时,以作文满分、总分140分的高分夺得语文单科省状元!
康剑琦同学以633分夺得市区文科原始分状元!吴琪雯同学荣获美术综合分全省第一名!
600分以上高分人数达114人(不含11位保送生)!
本一上线402人,上线率49.38%!本二上线659人,上线率80.95%,本三上线率94.96%!
各项竞赛

在学科奥赛和科技创新方面突飞猛进,
2007年20位同学获一等奖,居全省第三;
2008年27位同学获一等奖,并列全省第一;
2009年17位同学获一等奖,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
2010年生物学科奥赛获得7个省一等奖,占全省23个一等奖的近1/3,刘婷婷同学荣获第19届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金牌,被北大现场录取!陈哲勇、陈炜栋同学分别荣获第2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银牌和铜牌,被复旦大学现场录取!科技创新近4年获得奖牌126枚,其中包括二枚国际金牌,一枚国际铜牌,填补了中国学生在这项赛事上的空白。
体育艺术

先后荣获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校男篮获省传统校篮球赛第一名并第九次获得市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校田径队获得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十一连冠,每年向高校输送大量体音美人才。

理念

致力于创建校园文化,总结提升办学理念、塑造七中精神,创造和谐校园,形成

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校园的整体文化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五育全发展”的育人目标,形成“尊师爱生、严教勤学”的教风学风。在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中,提出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家庭充满阳光”,培育“身心健康的现代中国人”。“身心健康”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品德;“现代”就是要有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掌握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具有合作、沟通、创业等能力和品质;“中国人”就是要求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进一步总结和提倡“七中精神”:即“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使之成为师生人生创业共同的精神财富;对教职工提出:“创一流业绩,建美好家园”的目标愿景,阐明职业与事业,事业与人生、事业与家庭的相互促进关系。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使学校、老师、学生都争创品牌,学校由此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追求步步攀升的目标,真正做到止于至善,真正打造魅力学校、魅力校长、魅力教师、魅力学生。

管理

2001年泉州七中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通过规范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
2002年泉州七中与加拿大五湖学院联合办学,成立国际交流部,招收“中加班”学生,开创福建省中学与国外联合办学的先例。
05、06两届毕业生全部直接被英语国家著名大学录取留学。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泉州七中的英语师资得到培训提高,学校英语角活动效果显著。学校每年12月还有专门的英语文化节、圣诞晚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学校在市以上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06年教育部启动“汉语国际交流基地校”项目,泉州七中成为福建省6所基地校之一,将选派英语、语文老师到海外教学,同时接纳更多的国外学校、师生的交流、留学活动。为其建设成为:“福建著名、全国知名、世界闻名”学校迈进了一步。

设施

泉州七中作为省首批12所示范性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全省率先建立电脑机器人工作室、生物研究室,学生在学科奥赛中共夺得省一等奖以上113人次,在科技创新和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共夺得省级以上奖牌154枚,曾两度夺得世界电脑机器人竞赛金牌。
泉州七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高起点、高标准,并适度超前,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操作平台和全套音响设备。先进的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计算机网管中心、交互式校园网、学生电视台、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中心、学生电子阅览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并自主建设了丰富的资源库,全面服务教学需要。全校实现管理计算机化,教育教学实验设备设施居全省领先水平,是泉州市第一所开通“百校通光纤工程”的学校。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上网获取资料的需要。

奖学金

泉州七中的长足发展,极大鼓舞了广大海内外校友,他们纷纷慷慨解囊,鼎力支持母校。
香港太平绅士李群华、南益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树哲、菲华公会常务理事长戴国兴、金鹿集团董事长张华安、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金山石材董事长梁志鹏等海内外校友纷纷响应,共设立12个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为母校的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75周年校庆之际,泉州七中发动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届人士成立“泉州七中助学奖学基金”,对品学兼优者予以免费入学并提供一定的生活费补助,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从七中校园做起”,“不让任何一位七中学子因贫困而辍学”。
充分利用逐渐形成的品牌效应,发展与国内重点中学、重点高校和外国教育的交流合作,逐步树立泉州七中及教师在国家、省市的学术地位;提出“No student left behind”(不落下一位学生),保证其教育促进人人成才;坚持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文化活动,保证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学校主动与国际教育相融合,选派教师到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开展教学交流和接受培训,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学校开展交流活动,与加拿大五湖学院联合办学,成立国际交流部,开创福建省中学与国外联合办学的先例;与纽约STAR大学先修高中、托特维尔高中缔结为“姐妹学校”,提高学校的国际教育水平。继2010年复办初中部之后,2011年泉州七中江南新校区又动工建设,学校正向规模化发展,努力实现“全省著名、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跨越式发展办学目标。

初中部

2010年秋泉州四中(原泉州八中校园,金山社区南区,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距离泉州七中仅有500米左右。)成为该校初中部。


校园置换

为进一步统筹和优化市区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市政府第62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泉州八中与泉州四中校园整体置换。置换后,泉州八中与培元中学合并,原泉州八中教职员工并入培元中学;泉州四中与泉州七中合并,作为泉州七中初中,原泉州四中教职员工并入泉州七中。
据悉,泉州八中、泉州四中置换合并工作分为教育教学管理过渡衔接、教职工调配、资产置换整合三个部分。自2010年秋季起,由培元中学和泉州七中分别负责原泉州八中与原泉州四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原来两个学校教职员工分别由培元中学和泉州七中统筹安排工作。
分三个阶段实施置换合并
市政府对泉州八中、泉州四中置换合并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置换合并工作领导组,下设资产置换工作小组和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在确保不影响两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推动置换合并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泉州八中、泉州四中置换合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2010年秋季开学前结束。第一阶段为宣传贯彻阶段,至4月底。市教育局和鲤城区教育局分别在泉州八中和泉州四中召开教师大会,提出置换合并总体要求,向社会广为宣传两校置换合并的目的意义,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培元中学、泉州七中分别与泉州八中、泉州四中进行合并前教育教学衔接的准备工作,摸清师资设备方面情况,为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衔接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为工作交接阶段,从5月初至学期结束。培元中学和泉州七中将进一步细化教学过渡衔接办法、下学期工作安排方案、工作交接时间表,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年段、班级交接工作,组织教师到相应班级听课和听取学生情况介绍,切实做好教育教学管理过渡衔接工作。
第三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学期末至暑假期间。春季期末考试结束后,培元中学和泉州七中分别到对应中学召开家长大会,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征求办学和提高教育质量意见,通过夏令营等方式,让学生实地了解学校办学成效,增强学生对新学校新教师的了解和信赖。暑假期间,分别召开教学管理、德育工作、校本教研等会议,积极谋划新学期计划。
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介绍,泉州八中位于市区金山社区南区,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距离泉州七中仅有500米左右。泉州四中位于市区新华北路,是鲤城区教育局所属学校,与培元中学隔街相望。泉州八中、泉州四中创办以来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但由于学校办学时间较短,以及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等原因,家长对学校认可度仍不高,部分派位到泉州八中和泉州四中的学生要求改派到其他学校就读。与两校相邻的培元中学、泉州七中都要求扩大办学规模,但受到用地制约。
四校分别合并,将实现推动学校发展、惠及学生的双赢效应。郑文伟表示,培元中学作为省一级达标高中、泉州七中作为省一级达标高中和省示范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泉州八中合并为培元中学初中、泉州四中合并为泉州七中初中后,成为名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让学校所在地的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两校置换合并,能缩小市区初中学校办学差距,促进市区初中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将可大大缓解多年来市区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后要求改派到其他学校的矛盾。
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2010秋季,泉州八中、泉州四中升级到初二、初三年段的学生,分别在原校区上课。自2010年秋季起,以培元中学和泉州七中名义招收初中一年新生(招生计划和招生办法,按当年市区初中招生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招收的初中新生在置换后的校区内上课。


复办

复办初中部
初中部师资将由七中部分高中优秀教师、现代中学原七中优秀公办教师与原四中教师进行优化组合。
在2001年创建示范性高中校过程中,泉州七中实行高中、初中分离,初中已停办10年。泉州七中校长卢青山介绍,置换后复办的初中部,将由七中高中统一管理,再设置一套初中部班子具体管理,按达标学校的标准抓好教学质量,抓好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初中部具有鲜明的七中文化氛围和管理特色。
泉州四中与泉州七中合并后,泉州七中为一校两区,现有学校仍为高中部,划归后的原泉州八中校园作为初中部。至秋季,泉州七中初中部计划招收初一年新生12个班。
在初中办学中,泉州七中初中部师资将由部分高中优秀教师、现代中学原七中优秀公办教师与原四中教师优化组合。保持学校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体化,实行高、初中联合一体的教研,理念互通,资源共享,将大大提升初中部教师专业水平。利用原八中校舍用地优势,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更新教室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设备,进一步提高硬件水平。加强对初中三个年段的教学质量管理,分析学生优势、弱势,跟踪学生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辅导的内容、计划,让学生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大的提升。
秋招

2010年度鲤城电脑派位如期举行,3051名小学毕业生由电脑根据他们填报的志愿次序,随机派位到市区5所公办中学就读。南片区共有1501名学生,其中852名学生派位到泉州三中,649名学生派位到泉州七中。


知名校友

许景南,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匹克(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林树哲,香港著名实业家,南益集团董事总经理

金山校区

泉州七中初中部(金山校区)备受关注的泉州四中与泉州八中校园整体置换一事又有新进展。昨日,泉州七中金山校区正式挂牌,这意味着泉州四中与泉州七中合并作为七中初中部的撤并整合正式完成。
据介绍,泉州七中金山校区初中部的复办,是应市、区两级政府教育资源整合而产生的。有关负责人称,新校区将由总校直接领导,整合了泉州七中与原泉州四中的师资,是一所公办校。记者还了解到,备受市民关注的泉州七中江南新校区,将于2012年正式启用,学校将建成一所完全中学。
此前,经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泉州八中与泉州四中校园整体置换后,泉州八中与培元中学合并,作为培元中学初中,原泉州八中教职员工并入培元中学。泉州四中则与泉州七中合并,作为泉州七中初中,原泉州四中教职员工并入泉州七中。此外,培元中学东校区日前也已正式挂牌,对泉州八中的撤并整合工作已完成。
截至2011年5月,在金山校区就读的2011届高三学生已有18人保送重点大学。
其中刘嘉辉、李榕、苏思河、刘婷婷保送北京大学,连震寰宇保送中国人民大学,陈炜栋、陈哲勇保送复旦大学,陈燕锋保送上海交通大学,李激环、王垂怡、吴海壹、吴炜鹏、张杰锋、庄冰冰保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尔恒保送华东师范大学,陈成斌保送厦门大学,陈宇航、李鹏飞保送福州大学。

荣誉称号

1、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
2006年,泉州七中校被国家汉办确定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校”,是福建省六所中小学基地校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泉州七中校积极开展外派汉语教师、建立海外孔子课堂、组织汉语夏令营、培训对外汉语教师等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近年来,该校有十几位老师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2009年,该校刘燕燕老师赴德国多特蒙德GSG中学教授汉语和推广中华文化,这是全德国最优秀的十五所中学之一;2010年,该校又派出叶文静、黄丹丹老师赴日本京都两洋高等学校担任汉语教师,承担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并获得喜人的成绩,她们共同辅导的学生获“汉语桥”日本关西区第一名并到中国参加总决赛。2010年,开始接受外国学生到泉州七中接受汉语培训和学习,已有美国、土耳其、菲律宾、马来西亚学生到该校参加汉语学习。2011年,德国、日本等国的学生将到该校参加汉语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系列活动。[1]